實驗室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會沾上油脂、膠水、汗水等污垢,存放不慎會產生銹蝕和霉變。這些污垢將對實驗室設備的壽命和性能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。減少實驗室設備上的污垢是清潔的目的。實驗室設備的清洗方法一般有兩種,一種是機械清洗法,即用鏟子、刮刀、刷子等方法清洗;另一種是化學清洗法,即用各種化學去污溶劑清洗。具體的清洗方法取決于污垢表面的狀況和污垢的性質。那么,如何正確清理實驗室設備上的污垢呢?

實驗室設備的正確清洗方法如下:
橡膠件的清洗:
實驗儀器中有許多由橡膠制成的零件。橡膠作為一種高分子有機物,在沾有油或有機溶劑的情況下會發(fā)生老化,導致零件變形、軟化和粘度增大。如果橡膠制成的傳動帶沾有機油,會降低摩擦系數,造成滑動現象。酒精和四氯化碳可用作清洗劑來清洗橡膠件上的油漬,但有機溶劑不能用作清洗劑。清洗時,先用棉球或絲布蘸清洗劑擦拭,然后等待清洗劑自然揮發(fā)。需要注意的是,四氯化碳對人體有害。清潔應在通風良好的條件下進行,并注意安全。
塑料件的清洗:
塑料有很多種,如尼龍、有機玻璃、聚苯乙烯、聚氯乙烯等。塑料零件通常對有機溶劑敏感。清潔污垢時,不得使用汽油、甲苯等有機溶劑作為清潔劑。用清水、肥皂水或洗衣粉制成的洗滌劑清洗塑料零件是合適的。
鋼鐵零部件除銹:
鋼制零件容易生銹。為了防止腐蝕,教學儀器產品中的鋼制零件往往涂有油層、油漆等保護層,但即便如此,腐蝕也經常發(fā)生。根據銹蝕的程度和零件的特點,應采用不同的方法來除銹。對于尺寸大、精度低或機械除銹困難的鋼件,可采用化學除銹。例如,如果要拆卸的零件用2-25%的磷酸浸泡,浸泡時應該加熱到40-80℃。除銹后,表面形成保護膜,取出零件,用0.5-2%磷酸溶液浸泡約1小時,取出晾干。
在實驗室,如果這種化學方法的操作稍有不妥,就會損壞零件,尤其是精密零件。因此,在實驗室內,不宜多采用化學方法進行除銹,而應采用機械除銹方法,即先用鐵鍬、鎬、刮刀等方法減少零件上的銹層塊,再用砂紙打磨拋光,然后涂上保護層。有色金屬及其合金零件的除銹方法可參照鋼鐵零件的除銹方法。但要注意兩點:一是有色金屬及其合金零部件的除銹,一般采用機械除銹方法;二是采用化學方法除銹時,應根據零部件的化學特性配制和使用不同的化學除銹劑。
以上就是豪邁試驗小編講解的怎樣正確清洗實驗室設備,希望對您有所幫助。怎樣正確清洗實驗室設備